分布式能源需要政策补贴的原因
分布式能源代表着未来清洁取暖的大趋势和发展方向,但针对分布式的补贴政策设计却是十足的难度工作。稍有不慎,就会扭曲市场,影响用户的消费行为,造成行业过热的泡沫。未来的能源,没有政策支持就难以站稳脚跟,形不成规模。因此,分布式能源补贴设计需要理性思考和高超的技巧,才能达到既支持了分布式能源的发展,又不会扭曲市场。
特定的产业与技术进行补贴,历来非常有争议,因为它会影响市场的价格,扭曲市场,带来很多意想不到或者不希望出现的伴生效应。但是,补贴在世界各国仍然大量存在,其理由有不少,包括:能源供应安全考虑,比如石油危机时代,各国对油气生产的普遍性补贴。
使得最穷的人对能源的支付能力更强。比如我国实施的低居民电价政策;
增强一些成本高昂技术的竞争力,比如可再生能源补贴,使其财务上可行,从而实现能源安全与环境效益;
战略上扶持某一特定产业与技术路线,集中在本国占优势或者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,比如现在的人工智能以及电动汽车。
现实中补贴应该不应该,如何补,无疑是综合以上诸多成本与效益,以及额外政治因素的权衡。比如在我国,部委与省间存在“能见度”竞争的问题。
补贴必须有充足的依据证明包含公共利益,特别是能源安全、社会网络效益、技术进步与外溢等方面。补贴的理性与基本目标,在于降低整个行业的进入门槛,以及促进竞争。理性的补贴强调合适的力度问题。如果市场已经不存在进入障碍,或者其成本已经大幅下降,那么补贴的力度需要及时的调整,保证激励合适。
从这两点看,间接的补贴更好——比如减税或者税收返还,而不是给一个更高的产品价格,割裂扭曲统一的电力、热力或者其他能源市场,属于“用力过猛”;同时,如何确定“一事一议”的管制价格必然涉及项目成本。这意味着过重的监管负担与寻租风险。